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债权债务变动的影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债权债务变动的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央行降准降息对债基有影响吗?
有影响啊,债g四大喜嘛。“代持有金主,航班遇客户,阳马突降准,烂债喜兑付。”
首先,所有投资产品的价格,债券这种固定收益类的,是最容易计算的,也是被研究的最透彻的。但是,按照投帅的经验,如果这就敲黑板讲课,写公式,那就完了。越专业的,越没人看,有时候还掉粉。。。
那么,投帅试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大家说明下:
第一,如果无视风险的话,债券的价格由什么决定?由它的收益决定。同样风险等级,同样还有一年到期的债券,一个收益5%,一个收益率8%,哪个卖的贵?肯定8%的那个。
第二,对以出售的债券来说,现行的利率,对它有什么影响?我有一只一年期的收益率5%的债券,如果现在银行定期利率是2%,那么好卖不好卖?
没概念?好吧,如果现在银行的定期利率都给到4%了,那我那支收益率5%的债券,还能卖的出去么?如果银行定期也是5%呢?那肯定债券就没人要了。因为银行存款是无风险的,而债券有一定的信用违约的风险在。而如果银行定期利率只有1%,那么5%的债券就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可能会有人抢着买,自然也就能卖个好价。
所以,银行利率越低,债券的价格就反而越高。那么降准,就以为着定向宽松,意味着金融机构内的流动性更加充裕,能够提供的资金多了,需要拆借的缺口少了。从供需角度解释,也会推高现行债券的价格,而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标的的货币基金的收益,则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降准对债基无影响或者是影响微小,影响债基的是利率变化,不是流动性。
降息对债券基金的影响,这是必然有的。降息意味着整体融资成本下降,同时无风险收益率也跟着降低,而债券发行的票面利率也会跟着下降,债基的收益率整体也会跟着下降。
降息不仅对债券有直接影响,还有间接影响,利率下行,会导致资金向股市流动,债市资金减少,债券的价格也会跟着下行。因为债券利息收益不如股票股息收益的时候,资金会选择股票。
2012年,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很好,那时候定期利率高,三年定期存款利率是4.25%,债券基金收益率高达7.4%!而经过2015年的降息之后,2016年三年定期存款利率2.75%,债基平均收益率只有0.09%,2017年利率保持不变,债基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83%,显然看得出,债基收益率与存款利率同向变化。
所以呢,降息会导致债基收益率下降。降准不影响债基收益率。
1月4日,央行决定在1月15日和25日分别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将会释放将近8000亿的资金量,资金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由定向降准到全面降准,也反映除了银行在春节前资金头寸紧张,全面降准不仅仅是局限于信贷投放,更加倾向于补充银行流动性,稳定银行中长期负债,
在2018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要保持流动行的相对充裕,而在2019年根据近日在银保捡会的座谈会议精神,再次强调了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采取减税降费措施,运用好全面降准工具,由此看来2019年全面降准将成为一项常态化的调节措施,有关方面预计在2019年将会有3-4次的全面降准,银行流动性的补充,势必会影响货币市场流动性,引发市场利率下降,有利于债券价格升高,提升债券收益率,因此2019年对债市仍然是有着大的利好,从目前的基本面和流动性来看,债市将会延续去年下半年的火爆局面。
债市转牛,对于债券基金也会是利好消息,在去年中短期债券基金和偿债基金业绩表现非常亮眼,部分中短债的平均年华收益率已经达到5.22%,长债基金平均收益率更是达到了5.44%,在理财市场上具有充分的竞争力,各大基金公司也在密集发行债基。根据现在的情况,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将大幅度提振实体经济,2019年债券基金仍然会大火。
最近债券大跌的原因是什么?
五一节之后国债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的走势,令国债收益率有所走高。形成国债价格回调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经济回暖、债券供应高速增长、机构减持、技术回调等多方面原因。
进入5月之后,国内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居民消费与信贷开始反弹,商品房销售明显恢复,企业信贷需求也在持续回升。再加上4月份央行为了对冲经济负增长持续宽松,所以M2 同比增速大幅回升,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
社融规模的快速增长为市场提供了充足流动性,再加上5月经济的回暖,国内市场的风险开始逐步回落,节前进入国债市场中的避险资金有重返风险市场的冲动。而前期债市持续走牛,存在一定的投机度,技术上也有调整要求,所以一些机构开始减持国债,而一些利用国债杠杆交易的机构的减持,又令国债市场加大了波动率,所以国债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撤,导致收益率走高。
截止目前,今年共计发行11941亿元记账式附息国债,共计发行2455.40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而5月13日、15日与20日,又即将发行2年、5年、30年、10年与1年期国债,共计3180亿元。
5月6日,国常会要求在年初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基础上,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专项债新增限额,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这意味着5月将会出现地方债发行的高峰期,而5~9月为国内地方债发行高峰期,地方债净融资为3.05万亿元,这会给债市带来阶段性的供给压力,这种情况下国债等债券的收益率一般会有所走高,价格会出现回落。
预期国内债市会出现一个中期的调整,待债市供给逐渐回落时,债券价格才会走稳上行。
另外,对于债市未来的走势分析还要与股市等风险资产以及外资流动情况相结合,一是要观察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转换,若股市资金增量明显,这会制约国债价格上行幅度;二是观察外资对国债市场的态度,毕竟当前美国又传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美政府又在试图限制美国联邦退休基金等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对此投资者也要有所观察。
因为前几个月涨得太多了。无论是什么资产,只要是可以交易的,价格有涨就会有跌。从上方的国债利率走势就可以看出,过去几个月国债的价格涨了不少,而且的上涨速度还比较快,如今都已经涨了几个月了,跌一跌也很正常。
另一方面,可能也跟最近股市的回暖有关。今年前几个月尤其是3月份的时候,股市跌得比较厉害。而债券尤其是国债本身的安全性较高,在股市不好的时候可以成为资金的避风港,而资金涌入债市,自然会推动债券价格的上涨。如今股市已明显回暖,赚钱机会也变多了,债市的资金可能又会回流股市,而资金的流出又会让债券价格下跌
总结了以下几点,可以参考一下。
1.前期债牛市积累了较大的涨幅,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获利了结。今年以来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幅下行,投资者收获颇丰,倾向于出售持有的债券资产获利了结,导致债券价格出现回落的情况。
2.供给大幅增加。5月份利率债的天量供给债券市场带了非常大的压力,预计5月利率债净发行可能达到1.5万亿左右,远超过4月。从近期一级招投标数据来看,投资者的认购倍数下行明显,做多热情下降,对债券资产配置需求产生一定的冲击。
3.股市表现强劲,经济好于预期,利好“权益”资产,“利空”债券。最近股市走势比较强势,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也好于预期,导致债券投资需求进一步萎缩;并且两会即将召开,市场对刺激政策的预期上升,从而导致风险偏好的回升
你好,感谢你的提问。
其实债券价格的波动,与很多因素都有关联,不过最近债券大跌,我认为主要还是以下几点原因:
一、我国疫情已经进入防疫下半场,经济复苏的节点和预期相较全球来说应该是更为乐观一点,我们知道债券作为一种抗风险的投资品种,在市场利率下降时,资金会倾向投资于国债,而当经济复苏偏乐观后,那市场资金将会流出债市,转向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投资品种。
二、物价波动,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陆续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宽松潮,由货币超发行为带来了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和通货膨胀率的持续走高。此时市场资金为了应对通胀带来的风险将会把资金更多倾向在房地产、黄金等抗通胀的保值领域,当资金从债市抽离出来投向其他领域时,国债收益率就出现了进一步下降。
三、可以观察到的是,近几年我们债市屡创新高,债市过大的涨幅已经超出其本身的价值,从市场角度看,今年下半年债市存在回调的需求,也存在收益下降的高预期。
四、由于近期部分可转债价格大幅下跌,造成了部分债券类基金净值的一个回撤。
其实通过观察,我们能发现当前远期国债利率相较于近期国债利率已经出现了倒挂的景象,这预示着市场对我国经济情况的长期评估依然是偏悲观的,所以基于如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投资品种从长期国债逐步转变至中短期国债里边;再逐步把中短期国债转变至一些能抵抗通胀的投资品种当中,如黄金、地产、类固收的一些基金产品,也包括股票,因为假如我们依据美林时钟作为参考,当我们经济周期从衰退期开始进入到复苏期时,此时配置股票,其业绩弹性会更大。
总而言之,债市的大跌并不是无缘无故,如果参考其近两年走势,你会发现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一直是在逐渐走低的态势,而近期的跌幅相较于今年的涨幅来看,其实也并不算什么。我们应当逐步降低对债券未来收益的预期,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投资风格,进行不同的灵活配置。稳健型的投资人可以去尝试一些结构化的类固收产品;而积极型的投资者我认为真的可以关注一下股票市场,我们大可选择一些业绩稳健的大蓝筹、白马。这类公司不仅拥有稳健的业绩增长还会有相较于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现金分红,长期持有,不光能跟随公司的成长享受到股价上涨带来的资本利得,还能享受到现金分红的投资收益。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到你有益的参考!
【近期债市回调短评】近期债市回调,主要原因和观点如下:
1、由于债券前期涨幅过大,机构获利了结;
2、欧美复工复产,对经济短期改善有预期,国内经济数据表现超预期,经济恢复或好于预期;
3、央行持续零操作,再宽松预期下降,而且新增1万亿专项债额度,要求再5月底发行完毕,还有将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等均意味着债市供给压力加大,多重因素导致了债市短期出现回调。短期内,债市出现回调,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可以择机买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存在着反复不宜盲目乐观,而且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中,未来降准降息可以,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债市回调慢慢进入布局的合理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债权债务变动的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债权债务变动的影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