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债权债务审核的目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债权债务审核的目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城投债发债分档审批的传闻?
1、这是地方政府债务隐形债务透明化的大势所趋的一个阶段。
2、城投债的产生本就是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财政软约束、激励机制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在城投债规模不断持续膨胀的历史进程中,参与各方和监管方也越来越多。起初是有发改委审批城投企业债,后来协会注册制城投债,再后来交易所债市大放水,私募城投债更是各种乱象,到如今已经几乎就要兜不住了。
3、从存量而言,无疑利好居多。由于城投是帮政府干活(投资、融资),所以城投的债务是政府的(隐性)债务,所以中央为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才要严格管控城投债务(新增、兑付),如果是民企债务或者国有产业债务就不用这样管控,因为债务风险传导不到政府。更重要的是,城投债占到信用债存量贵的几乎一半,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城投债。
4、传闻的本质还是控风险,对高债务(或弱经济)地区限制发债,是为了不让风险进一步上升。不让发债或者少发债,那存量债务怎么办?用地方债,专项债置换,国开行贷款,像现在正在进行的建制县地方置换债券一样,类似于定向“二次置换”。但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于,是否对所有城投债都是100%进行置换,有没有可能打个7折或者5折置换掉。
5、所以落脚点仍然是避免风险下沉。1类是再融资收缩的地区,这些地区市场认可度低;另1类是市场化走得过于奔放的城投,也许你把他当城投,政府并没有这么认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债权债务审核的目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债权债务审核的目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