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债权债务转移涉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债权债务转移涉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债权融资方式形成的债权转让,损失和资金占用费能否在所得税前扣除?
1, 房地产公司债权转让损失有可能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作专项申报。资产损失专项申报具体需要提供如下资料:资产处置方案,资产管理公司与房地产公司、集团公司签署的《债权转让协议》;相关财务入账凭证;被转让的应收帐款账面价值的清单;以及其他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的资料。具体可以参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和《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两个政策。
2,集团公司资金占用费2.5亿元一般来说可以凭利息发票税前扣除。若资产管理公司是集团公司的关联企业,需要看下集团公司的关联债资比,注意资本弱化的问题。
债权债务的转让法律规定是什么?
债权转让时,若无限制的话,通知债务人即可,程序非常简单,也不会出现不良后果。
债务转让时,必须征得债权人同意,否则,转让无效。为避免麻烦,可以采取第三人代付款的方式,既简单,又不会也出麻烦。
答:法律依据在合同法里有明确的规定,债权可随意转让,债务转让需要经债权人同意。
首先,债权转让合同,法律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对于债务人来说,债权人需要将转让通知债务人。
比如,张某欠我钱,我可以随时将债权转让,因为钱是我的,我当然有处分权。只是,如果要对张某生效,我还需要将债权转让通知到张某。
债权是权利,权利可以自由转让。
其次,债务转让合同,债务人将合同义务全部或部门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道理很简单,不同的债务人偿还债务的能力是不同的。普通人可以还债1万很容易,债务转给一个乞讨者,他可能就还不上了。普通人还1000万的债很困难,但让马云来还,就是小菜一碟。为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债务人转移债务是必须要经过债权人的同意。
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所谓合同义务的转移,指基于当事人协议或法律规定,债务人移转债务给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债务人地位成为新债务人而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现象。
1、该条规定的合同义务转移制度为当事人约定债务转移制度,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债务是可转移的,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履行的债务不能转移。
(2)约定债务转移的以债权人同意为必要条件。
(3)产生了新的合同关系,转移前之合同关系消灭,转移后的合同关系产生。
(4)合同主体已经变更,第三人成为合同当事人。
2、就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合同义务转移来说,又包含着两种形态:
(1)合同义务全部转让,即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达成转让债务的协议,由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承担全部债务,原债务人已经脱离了原来的合同关系。通常被称为“免责的债务承担”。
我们知道,债权是可以转让给第三人的,转让债权后,需要通知债务人,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那么,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法律规定哪些债权不能转让呢?债权转让债务人不同意又怎么处理呢?
一、债务转让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所谓合同义务的转移,指基于当事人协议或法律规定,债务人移转债务给第三人,由第三人取代债务人地位成为新债务人而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现象。
1、该条规定的合同义务转移制度为当事人约定债务转移制度,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债务是可转移的,必须由当事人亲自履行的债务不能转移。
(2)约定债务转移的以债权人同意为必要条件。
(3)产生了新的合同关系,转移前之合同关系消灭,转移后的合同关系产生。
(4)合同主体已经变更,第三人成为合同当事人。
《合同法》第八十条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第八十二条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第八十四条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第八十五条 债务人转移债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以上是法律的规定,简单明了。债权人履行通知义务便可以转让,而债务人转让债务须经债权人同意,主要是涉及到债务清偿能力变更问题,如果债权人同意了,就不会产生纠纷。至于转让的债权或者债务,原有抗辩理由依旧可以适用。
对于这个问题要分两种情况,就是要把债权转让和债务转移分开来谈。
首先是债权转让:
从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债权转让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而第八十条规定的是债权人转让债权时需向债务人履行一个通知义务。
接下来看看,债务转移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从以上截图可知,债务转移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和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并且很重要的是债务转移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
债权转让与债务承担的规定是什么?
一、债权转让
1.债权转让数量:今年银监会刚下了相关文件,现在是不允许超过3户债权转让,在这之前是10户。
2.债权转让机构:一般来说,银行都是先转给四大(东方、长城、华融、信达)或者地方AMC(现在应该有将近40家了),然后才能转给各金融机构或者第三方。
3.债权转让类型:银行资产按照回收的可能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大类,往外转的一般都是后3类。除了个贷以外,其他类型的债权没有特殊情况都是可以外转
4.债权转让程序
(1)签订债转协议。债权人与银行协商一致后,应当形成债权转让协议。通常就四大或者AMC 接手债权来说,必须在转让之前发公告。
(2)通知债务人。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不发生效力。
(3)有些转让债权的行为需要办理有关手续。依照《合同法》第8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债权转让如果系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法律规定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权转让无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债权债务转移涉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债权债务转移涉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