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婚姻家庭社会杂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婚姻家庭社会杂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独生子女家庭,作为父母,生养女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感觉提问者是想问只有一个女儿会不会有遗憾。
我首先想说的是,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想再生一个孩子的话,还可以生,建议先去做一下孕前检查,身体允许的就再生一个孩子。
不过就算是再生一个孩子,谁能保证一定是儿子呢?万一还是女儿呢?
其实生男生女都一样,只要能给孩子好的成长环境,就放心大胆地生二胎。
如果不能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那么一个不走正路的儿子,就能让父母伤心烦恼一辈子。
女儿只要有出息,照样能为家庭争光,让父母幸福。
那么很多人希望生儿子,是希望传承什么呢?
我想可能是家业吧。古代很多祖传秘方都是传女不传男。
其实现在的女孩也可以传承家业,只是会更辛苦一些。
不过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即使生了儿子,也不一定要子承父业。
我感谢中国这30年的计划生育。这一项国策,除了控制了中国的人口数量,还让很多家庭,不再重男轻女!这是推动社会的一项巨大进步,没有这30年计划生育,中国女性真正站起来还需要很久的时间。现在,女性可以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平等的工作机会,整个社会给予了女性平等与尊重
一个家庭最完美的是有儿有女,有些事情儿子代替不了女儿,女儿也不能代替儿子。比如父亲生病了,儿子服侍起来比较方便。母亲生病了,女儿服侍起来比较方便。没病没痛的时候,独生子女没什么不好。父母有病有痛的时候,子女死的心都有,不然也会被累死。兄弟姐妹多大家可以轮流服侍,独生子女只能靠自己了。
我是第一代的独生女(73年),父母生养我是非常放心上的:小学里,那时刚出奶油蛋糕(这可是过年走亲访友时拎着的重头戏),我平常日子就能吃到。那时牛奶要凭票子供应,家里每天有一瓶,那是我和外公一人一半喝的;进入中学就有零用钱(还有漂亮的皮夹子放),那时一个大人每月工资也就几十元,我每月三元钱的零花钱,(那时一支雪糕才八分钱,一包零嘴五分或者一角),到了初二开始流行手表,班里几个同学有了一个电子表就让人眼热,我妈直接给我买了一块上海制造的梅花牌机械表,我戴在手上,有一天发现居然与新结婚的英语老师撞表了……这就是父母养育独生女的方式。我越大越是感激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七一年出生的,女儿结婚了,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能再生育了。可是农村人的思想根深蒂固女儿生的小孩女婿死活不肯随母姓,这样一来,我家姓氏在女个这一代就断了,一想到这事她爸就唉声叹气。计划之育对我们这代人不公,可以说害了我们。
我是独生子女,我女儿也是,我们不打算要二胎,总的来说,父母都比较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会比较溺爱,他们也不会重男轻女什么的,就一个孩子嘛,好的东西总会留给孩子,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很上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婚姻家庭社会杂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婚姻家庭社会杂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