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婚姻家庭李倩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婚姻家庭李倩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是不是也会得乳腺癌呢?
(2018年4月9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看到乳腺癌家族史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吉丽娜·朱莉。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防止乳腺癌的发生,毅然选择了预防性的双乳房切除术,就是为了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其母亲也患有乳腺癌。现阶段的她有基因缺陷,又处在患乳腺癌的高危年龄,患乳腺癌的可能性远远高于旁人。
- 有研究表明,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其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如果再加上其他的高危因素,比如: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初次足月产的年龄(晚育)、年龄在45-50岁等,更是无上限增加了患癌风险。
下一代就一定会得乳腺癌吗?
不一定!以上说的这些,只是增加了患癌风险,并不是说一定会患乳腺癌。而其他癌症的发病因素和乳腺癌相差甚远,除了妇科肿瘤外(如卵巢癌、宫颈癌等),并不会增加其他癌症的患病率。
需要预防性治疗乳腺癌吗?
可以预防性治疗。现在的早期乳腺癌,就是“纸老虎”,治愈率可以达到95%。不发病的情况下不建议预防性治疗,按时体检最好。
乳房为女性美丽的象征,预防性切除对身体及心理都是不小的打击,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就是定期检查。目前医疗水平已经比较高了,特别是彩超,分辨率可达2mm,对于微小病变都能及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癌症,它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每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乳腺彩超,在它变成恶性之前及时切除,就能有效治疗。
★若觉得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一下!
有乳腺癌家族史,很有可能会遗传,李倩倩,在北京的医院做了CT检查,肿瘤直径大约已有7厘米左右,病理结果属中期乳腺癌,HER-2为阳性。与其他乳腺癌患者不同的是,倩倩的母亲也是乳腺癌,就是说她是一个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她目睹过母亲的悲痛,如今自己刚有了做母亲的打算却只能在崩溃中失声痛哭,滚烫的泪水中略带恐惧,更多的是饱含对亲情和爱情的不舍。
乳腺癌连续11年位居我国女性癌症发病首位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中国国家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37.86/10万,每年正以3%的速度递增,中国已成为乳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现代医学证明,癌症其实是一种“基因病”。癌症是由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缺失或重复所造成的一种疾病。
遗传因素:易感基因BRCA1,BRCA2,中度易感基因;
非遗传因素:种族、激素、饮食习惯、肥胖和久坐的生活方式、辐射暴露。
研究表明:7%的乳腺癌、10%-15%的卵巢癌由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导致。携带这类基因突变的人群称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
科学解决方案——防癌于未然
由于乳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没有疼痛感,所以患者很少会留意,一般发现时病情较重,出现乳房肿块、泌乳障碍、乳腺癌的远处转移、胸痛、剧痛、水肿、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头破碎等症状时基本为中晚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患者年龄较小,术后患者所承受的社会及家庭压力大,这些也导致目前我省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偏低。基因检测,可以了解自身“基因的健康”状态,进而了解未来患病风险,以便提前做好预防。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癌症是偶发的,很多癌症患者都属于偶发人群。在一些家庭中,不止一个亲属患有癌症,这类具有遗传学特征的癌症引起了很多人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遗传性癌症仅占癌症病例的5%-10%。通常是由有助于预防某些类型癌症的重要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基因的改变从出生开始,存在于身体的每个细胞中。这种基因变化会从父母一方遗传给孩子。基因变化也会影响多代人。
遗传性癌症基因的分类
基因是一组指令,告诉我们身体中的所有细胞该做什么。
基因决定了我们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鼻子的形状,血型以及手指和脚趾的数量。某些基因有重要的功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癌症困扰。 高风险基因
基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这类基因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癌症的高风险,尤其是在好几代人身上都能看到特定的患癌模式。例如BRCA1或BRCA2基因的基因改变,导致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如果一名女性的BRCA基因发生改变,导致该基因停止工作;那么,这名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得多。
中等风险基因
研究人员认为,一些基因可能与其他基因或环境相互作用。当这些特定基因发生基因变化时,很难确定癌症的确切风险,因为有许多未知因素。这类基因的改变会导致患癌症的风险比平均风险偏高。目前还不清楚其中一个基因的改变是否是癌症的唯一原因。关于这些基因的信息可能有限,比如这类基因突变人群一生中患癌症的确切风险。此外,目前尚且没有针对这些基因可能发生遗传变化的个人或其家庭成员的特定医疗指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婚姻家庭李倩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婚姻家庭李倩倩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