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婚姻家庭课程名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婚姻家庭课程名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婚姻学》该不该走进大学的课堂?大学该不该把《婚姻学》设成每位学子一门必修课呢?
《婚姻法》越来越复杂,每位结婚的人都应该好好学习。
《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法律文件,1950年5月颁布之后,这个法律的宣传是作为政府一项重要工作进行的。其实这个法律特别简单,主要是规定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权利义务平等,等等。现在看着这些像常识一样,在当年可不是,新中国之前,中国是一夫多妻制,而且可以买卖婚姻,包办婚姻,而且女性的权利得不多保障,女性是男性的附庸。
稍微翻看一下民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比如包办婚姻,名人也不能免俗,鲁迅和胡适都被家人包办了婚姻。上次网上讨论了鲁迅的名义夫人朱安,很多网友骂鲁迅对正妻无情,许广平是小三。骂的网友我想都忘了包办婚姻这个前提,包办婚姻本身不道德,何谈鲁迅跟许广平的结合是不道德呢?三妻四妾也有,现在的香港和澳门也是有的,比如谭咏麟、赌王都有多位妻子。
因此,这个《婚姻法》对妇女解放,推进整个 民族的文明程度有很大贡献。赵树理有个作品《小二黑结婚》就是讲的这个,有了《婚姻法》,年轻女性就可以勇敢地使用法律武器,对封建思想、封建家长大声地说“不”。《婚姻法》颁布之后,不仅青年男女勇敢地追求爱情,而且很多年纪大的妇女要求离婚,对婚姻中的压迫说“不”。
1950年版的《婚姻法》实施到1981年,1981年有了新的《婚姻法》,这部《婚姻法》持续到了今天。
勿容置疑,婚姻是人生大事,于每个人息息相关。
《婚姻学》当然该走进大学课堂,而且应该成为每位学子的必修课。
婚姻的幸福与否与人生幸福直接息息相关,人生幸福与否直接取决于婚姻,一个婚姻不幸的人很难言说幸福和圆满。
婚姻如此重要,为何我们总是缺乏这一课程呢?
社会把婚姻教育归于了家庭,而很多家庭在婚姻教育方面本身就是失败的,如何劣等家长老师如何能教育出好学生呢,想想现在高达40%的离婚率,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未来达到60%甚至70%也只是时间问题,想想这些数据都令人不寒而栗。
想想现在这么多人不从事政治方面的工作,然而政治课程却成了人生必修课,而《婚姻学》这么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课程却没有任何大学开展,这简直就是滑稽。
婚姻价值观往往在大学就可以形成,为什么所有大学都不开设这么功在千秋的课程呢,想想如果每个大学生都在大学里学会正确的婚姻观念,懂得如何合理经营婚姻,是不是让学子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少走很多婚姻的弯路呢?是不是可以让所有的学子们未来的婚姻生活幸福感满满呢?
现在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很多课程华而不实,不如来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想想这么高的离婚率,很多人还走在离婚的路上,这很能说明问题啊,很多人不会经营婚姻,不知道经营婚姻的智慧,侧面也证明了我们学子高智商而低情商的现状。
现在的孩子们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习婚姻经营之道,很不幸,我们现在很多父母的婚姻生活就是一地鸡毛,父母也做不了婚姻生活好的老师,孩子们如何能学好呢?此外婚姻价值观需要同意规范,需要学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就像我们从小学习的思想政治一样被灌输,大家有了正确的婚姻价值观,懂得了婚姻经营技巧,婚姻经营不好都难。
一门可以让学子们受益终身的课程,却没有大学普及和开设,这是教育理念的失误。真正的成功教育是可以学以致用,《婚姻学》就是这么一门适用的课程!
我觉得《婚姻法》应该走进大学课堂,成为每位学子的一门必修课。
婚姻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学习《婚姻法》,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婚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婚姻法》对于每个人都是盲区,只有权利受损了,才不得不去咨询,有时候已经晚了。
大学生已经成年,毕业后即将走入婚姻殿堂,每个人都了解《婚姻法》的内容和实质,会提高婚姻的幸福指数。
我走入婚姻已经二十多年了,对《婚姻法》的内容一无所知,真是惭愧,想必和我一样的也大有人在吧!
现在就有欲望学学《婚姻法》,看看我在婚姻中到底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不晚吧?
所以,我支持让《婚姻法》走进大学课堂,成为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婚姻家庭课程名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婚姻家庭课程名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