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婚姻家庭心理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婚姻家庭心理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单亲家庭的孩子长大后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大家都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很大
其实原生家庭氛围是否和谐,与是否为单亲家庭没啥关系
一个孩子是否能心理健康茁壮成长,取决于父母是否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花心思
一个看似完善的原生家庭,如果父母疏忽对孩子的管教,还不如一个离异家庭,但是双方父母都小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很多时候,父母离异是无可奈何,但是能否做到离异后还能继续共同努力呵护孩子成长,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就是一位单亲爸爸,这跟家庭父或母的培养有关,在我身边也有很多跟平常家庭孩子一样的,只要带有正能量的言传身教,我想,没有什么不同。而且,还会更优秀。唯一的就是性格上会早熟一点。我的孩子就是5岁跟我的,现在8岁了。一样的开朗活泼,聪明懂事。
应该是原生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有多大,其实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的孩子一样有阳光积极的也有出现一些问题的,现在的社会环境还拿单亲双亲的孩子来说事,观念已经有点陈旧了。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体现在:1、基因信息遗传;2、生活习惯养成;3、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发展;4、心智模式的成熟度与发展;5、自信或自卑;6、性格特征;7、目标的建立及规划;8、情商;9;对外部环境(包括人事物、空间等因素)的调适性。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们需要细化这个单亲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影响;目前是谁在做监护人,监护人的性格特征是如何的,监护人是如何在教育、抚养、引导孩子的。
监护人需要做一个假设——我能培养出一个快乐、幸福并能照顾自己一生的孩子。
然后监护人需要做的一切都是在这个假设之下,并依据监护人目前的状况做相应的改变,换句话说——孩子的内心中有足够的力量支持孩子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接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我们就需要尊重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别人的孩子如何、我们的孩子就如何,避免把自己内心中的投射强加在孩子身上。
以学习举例,很多家长都是监督孩子学习,并批评孩子自律性差、啥都不会干,这个时候我们自我检视以下自己,我们有给孩子独立成长、培养自律的空间了吗?
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笔迹分析师,在实践中见到过很多母子、父子的笔迹都是极其相像,当孩子有问题时,我们是否考虑一下自己?我接触过一些抽动症的孩子,经过检查已经排除了生理致病因素后,当家庭中苛刻、严厉的父母改变以后,孩子的状况就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我就说这么多吧!当我们把焦点放在——我能支持孩子获得快乐、幸福并照顾自己一生,那我们就为此而加油了!焦点在哪里,成果就在哪里。
我曾经做过中学班主任,班级里有十多个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单亲孩子聪明懂事,活泼开朗,会照顾体贴人,他们不说我们不去家访,还真没发现这些孩子是单亲家庭的!也有的单亲家庭孩子很糟,问题很突出,但只要给予耐心与关爱,他们会慢慢好起来,当时有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几乎读不下去了,甚至家长都放弃,说老师不要浪费心思,他就那样了,我慢慢耐心引导,他们最终完成学业,有的还继续去读了大学,而搞不定反而是那些双亲齐全家庭完整的孩子,这些孩子出现问题,往往都是啥都不缺,完全自我,油盐不进,心还很硬,家长在他们后面擦屁股,这类学生更难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婚姻家庭心理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婚姻家庭心理报告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