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婚姻家庭保护选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婚姻家庭保护选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高考3+1+2模式,物理和历史都想选该怎么办?
其实对于物理和历史比较拔尖的学生来说,不能同时选择这两科有点小打击。在不能同时选择这两科的情况下,两科难以取舍怎么办?建议学生先提升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内在特质(如:兴趣、性格、天赋能力等),并结合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进行选择。推荐大家借助慧选科 选科工具。在选课前进行测评,获取一份详细的报告,有效科学解读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明确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最后做出明智选择。
目前还没有哪个省份发文确认“3+1+2”的方案,但是下面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按照这个方案开心组织教学工作了!再等等,我个人认为最终可能还是6选3,3+1+2的方案通过的可能性不太大!
“3+1+2”是对于物理弃考的一个补充模式,但是“需要那么多物理考生么?”弃考的对物理不是真爱,真爱物理的不少也喜欢历史,怎么办?
网传辽宁与广东可能采取“3+1+2”模式,物理与历史作为2选1的标准,之后再进行4选2的选择。从图我们可以看到,选科组合数量从6选3的20种组合减少到了12种。在现行选课中我们发展选择物理+历史的同学不少,物理是兴趣而历史则是提升总分的科目。所以3+1+2尽管提升了物理学生的数量,但也剥夺了部分选科的权利。
相信高层在设计新高考模式的时候,也考虑过各科选择的概率问题。物理弃选在第一届考生中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经过媒体报道之后不停发酵,在上一届考生中集中得到了体现。
弃选物理的大部分是成绩中段的学生
用报考市场来指导高校专业开设
选科组合有一定的技巧,但上一届显现弃选物理潮显示了人性的短期趋利性以及对于新高考的不理解。
目前的教育体制可以说充满了各种问题,双一流建设、新高考改革、新中考改革、学前教育普惠性等一系列措施,说明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
在众多省份的高考改革中,物理和历史已经称为必选科目,地位空前提高。但是在辽宁和广东等省份的新高考中,无法同时选择物理和历史,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一门。
1.辽宁高考变化,把“3+3”改为“3+1+2”
辽宁省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等级性考试“3+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因此,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生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这样,首先,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再其次,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其实,这没有什么好纠结的,给的选项组合越多,越无选择。就如改革前的理综和文综,只有两种选择,非此即彼。而改革后的组合名义上超多,但学生仍不能任性,从试验区浙江来看,无限制选择并不可取,因为师资力量不能保证,出现了物理老师教政治的现象,因为选物理的太少。还有的学校规定只能选哪科,以配备师资。先行试验省份的组合方案弊端,可以网上查一下,这里不讨论。总结浙江上海的经验,后续跟进的新课改省份,对方案作了调整,使更符合实际,照顾绝大多数,更全面均衡。
综上,在物理和历史中,只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取舍。但舍掉的科,也并非无用武之地,因为学考成绩也是要录入高考成绩的,你的爱好和努力,不会白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婚姻家庭保护选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婚姻家庭保护选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