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蔡志忠谈婚姻家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蔡志忠谈婚姻家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什么经典的国学视频?
推荐你看看《三字经》、《论语》、《弟子规》这些都有视频,我家宝宝比较喜欢的是禹音的原创视频、音频都有,还有一些国学小故事,她每天都会更新一个故事,视频、音频都有的,你可以在百度视频、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蜻蜓FM等等都可以搜索到,因为是小朋友自己录制的,更加贴近孩子,所以我建议你听一听!
经典的国学视频可以让我们快速地学习到中国古典文化知识、人生哲学,修身为人等等,专家们用通俗地语言为我们讲解古人的智慧,比如:
1.曾仕强教授:讲易经、以及易经的现代管理应用,现代的婚姻家庭应用等等;
3.百家讲坛作家刘心武的解密红楼梦系列;
4.百家讲坛 马瑞芳教授的聊斋系列;
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传统文化进校园最应该的就是从小学到高中都开书法课,书法在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历史长河中是没有东西可替代的,没有书法几千年中华文明靠什么传承下来,可现在它走向没落,小学虽然也有开展书法课,但一个礼拜一节课,基本就和没有的一样,,虽然说现在它的作用被更好的方式代替,但我们决不能放弃对它的传承,书法应该加入高考,只有加入高考才能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好事,只是首先得搞清楚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我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汉语、汉字以及传统审美的优秀部分。
汉语汉字别看都在学,但其实我们设计的已经很偏废了。语文已经沦为部分近现代作家的作家语言,既没有把经典文言文作为第一重点,也没有教授口语里古汉语词汇。口语与语文教育脱节严重,汉语精炼书面语的掌握更是出现严重断层。组词造句能力严重下降,行文变得很俗气和粗鄙,甚至识字率这么高的情况下,书面行文能力还不如民国时期传统私塾的语文教育效果,现在的语文教育一半都是弄无聊的东西,什么中心思想、笔画顺序、语法、把子句被字句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完全就是不懂汉语的神经病,口语里有的语法根本不需要这么教,都懂。应该教书面行文尤其文言行文模式。传统进校园首先就是应该全面彻底改革语文教育。
第二是必须禁止校园建筑全面西化,尤其装饰风格不能西方化。装饰风格就是传统审美的核心之一。你连铁栅栏都是西式风格装饰,还谈什么传统。根本看不到,就没有感受和体会。装饰、纹饰这件事并不存在谁的先进谁的落后,只存在是不是自己的符号、图形、色彩、风格。这些年中国建筑被那些媚洋的房地产婊子弄得乌烟瘴气。风格西式又不伦不类,大街上弄些外国人雕像莫名其妙。传统要进校园首先就是把传统风格纹饰装饰艺术带入校园。
第三、传统礼仪之下的仪式感。中国是礼仪之邦,然而现在见面打招呼,就是一个喂字。起码的礼仪丢失太严重。那些雅致的礼貌用语更是不掌握了。大陆人去台湾常常被认为不礼貌,并不是真的冒犯,而是我们丢了礼貌用语,人家还保留,所以听起来感觉很没有礼貌。我们是喂,老板,怎么卖。人家习惯了礼貌词汇,就听着很不舒服。
第四、传统服饰、传统歌舞,不说必须,起码得有一些吧,比如你已经有各种少数民族歌舞和服饰了,是不是增加点汉族自己的元素,弄一半天自己的从来没接触过。多荒唐的事。因为这还是涉及审美风格的,你只有吸取了自己根文化的审美,才能更好理解世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蔡志忠谈婚姻家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蔡志忠谈婚姻家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