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婚姻家庭开展情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婚姻家庭开展情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首尔东门大学开展的“婚姻和家庭”的这门课程?
这个课程实际就是为了鼓励韩国人民早婚,多育,来改变韩国低生育率这个现状。然而,效果如何就要见仁见智了。
如果韩国(舆论,道德或者职场)对女性不那么苛刻,男方和男方家长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认可女性的价值(比如不要觉得全职主妇很轻松就是吃干饭的,女的就得多生孩子)以前教育的责任(父母双方都要投入孩子的教育,不要守寡式婚姻)法律上更多的保障女方的权益(比如对出轨男更多的打击,不要一味的只怪小三或者说女性骗财,一个巴掌拍不响;对家庭暴力也加大惩罚力度)可能更多的女性会愿意生孩子。
东亚国家的低社会保障和超高的社会竞争压力确实是反人类的让人不想生啊。当然东亚人的体质也是一个根本原因。美国随处可见全职妈妈带着三四个孩子逛商店或者超市,一家干净利索。(美国年轻人甚至不会和父母在同一个州,绝对是自己生养带)另一个很常见的就是年轻父母会利用产假抓紧时间私处旅游。很多小孩还没睁开眼就和父母去满世界旅游。这在东亚简直不可想象。
另一方面,资本和商业总是无情的,在同等条件下没有一个老板会优先雇佣需要生孩子照顾家庭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极少数女性优势职业除外)。如果不要这么做他们必然被市场淘汰。这就好像如果奥运会不分性别一起比赛,那每个国家都会派男性运动员去比赛一样。只有通过积极的社会政策尽量抹平男女职员的差异,才有可能平衡社会关系。
讲真的,我觉得结婚真的是对女性的成吨伤害,结婚以后太多问题了,婆媳问题,小孩问题,夫妻之间的问题,对比起来我觉得工作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谢谢邀请!
关于首尔东门大学开设"婚姻和家庭"这门课程,韩国的国情我不了解,但是针对我国年轻人目前的生活状况。我觉的这门课开的很有必要。
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可能说是集千万宠爱于一身。这些爱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过多的关爱甚至成为负担。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已经成为共识。这种成长环境造就相当多的年轻人只会接收爱,不会付出爱。不知道怎样爱父母、爱伴侣、爱下一代以及怎样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家庭不安宁且造成社会不安定的事件频频发生,各种有悖伦理的观念日渐被大众接受,因为社会提倡在某些方面存在即合理。......这些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缺少的就是家庭、婚姻方面的正确指导和教育。应该建议国内的大学也开设类似的课程。
湖北3年累积多生二孩近40万,将完善幼儿养育政策,并在开展托幼服务、降低家庭教育负担等方面出台新政。你怎么看?
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之后,催生,要不要生,敢不敢生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亲友见面就是,啥时候要二胎,有没有计划……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二胎是个奢侈品,即便有心生, 也无力养。且不说结婚生子,抚养,教育资金就是一个大数目。
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帮扶,降低成本固然是好的,但是说实话,感觉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就像买奢侈品送赠品一样,大头还是家长负担。
就拿我们来说吧,事业编制,单位上不给交生育险,生孩子的600块钱补贴还得是有新农合的才可以报销,孩子出生之后,奶粉 ,尿不湿,日常生活用品,哪一样不花钱,而且婴幼儿产品价格还都不低,长大上学了,国家有政策义务教育,不怎么花钱,可现在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追求高了,好的公立学校划片区,买学区房要花钱吧,如果公立学校不如私立学校,挤破头去私立学校读书,学费更多,补习班,兴趣班哪一项不花钱。多了就不说了,一个月3000块钱工资也不想说,落差太大了……
也许只有当政策完善到一定程度,年轻的父母有安全感了,大部分人才敢生二胎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婚姻家庭开展情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婚姻家庭开展情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