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险合同纠纷受益人能改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保险合同纠纷受益人能改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定还是指定?如何避免保险受益人错误填写造成的损失?
指定的话,可以避免财产纠纷,法定的话,也没啥大的问题,主要还是看个人实际情况。
指定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好的,像如果是夫妻双方,在投保的时候,双方的指定受益人都是对方,那假如夫妻同时遇难,岂不是难搞了。
保险受益人法定还是指定?应该如何填写保险受益人呢?
一、从产品来说,大部分长期险都是指定受益,一年期卡单都是法定。
根据目前的投保机制,如果是长期的险种,大部分都是需要指定受益人的。但还有一些产品是保险公司发行的卡单,不管是针对意外的,还是疾病住院的,这些卡单大都是法定受益的,这是一个不可选择的选项。
二、指定受益人提现的是被保险人的意愿,在特殊的情况下,保单就是一份专业的遗嘱,体现的是 一种对身后事的安排。
不管是重疾险,意外险,还是住院医疗险,生存受益人都是被保险人本人,而一旦身故,指定受益人就可以凭自己的身份证明来享受保险金。而意外险,重疾险都是包含身故责任的,所以,保险指定受益人是谁,就体现了被保险人对未来安排的意愿,所以是很重要的。
这一点好像很难理解,这里举一个例子。小王是一家企业的销售总监,两个孩子,大孩子初中,小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小王的妻子小红就是一个全职太太,在家照顾孩子。小王的父母都是从公职退休的,退休待遇很好,而且长期的工作,老两口积攒的存款不少。所以当小王买了一份高额重疾险,在指定受益人的设计上,他是这样设计的:小王的妻子,孩子,每人各占20%的比例,父母也是20%的比例。他的初衷是,如果我不幸身故,父母的养老待遇很好,即便没有自己赡养,也能有一个美好的老年,所以,父母格占20%,而妻子小红这么年轻,肯定还要出嫁,如果她身无分文,在新家庭就没有话语权,也没有什么资本去照顾好两个孩子。所以妻子受益比例占20%,至于每个孩子的20%,虽然孩子未成年,母亲可以控制这部分保险金,但作为亲生的孩子,绝对不会对这部分钱有非分之想。所以,他一共有5位身故受益人,都是第一顺序,每人比例是20%。
三、保险的指定受益人,可以实现现金资产的定向传承,打破法定继承的魔咒,更好的调整好复杂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如果是法定继承人的话,只要是在继承范围之内,那就人人有份,至于怎么划分,那就需要全体继承人的认可。但是受益人呢,也许保险金的多少不固定,但受益比例是固定的,该多少就是多少,抢也抢不了。许多高净值人士,如果婚姻关系复杂,在身故受益人的设计上,就得好好考虑考虑。
四、另外,根据以前法律上的规定,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指定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的,推定受益人先死,从而保险金成为被保险人的遗产,进行法定继承。如果被保险人生前有债务,要偿还债务后再进行继承。目前的新规是,即使没有指定受益人,可以法定受益,法定受益人在受益时,可以不用偿还被保险人生前债务,所以,这里有一个法定受益和法定继承的区别。
以上是我对法定和指定受益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用,在设计保险受益人时尽量指定受益。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是有家庭的。从法律和风险角度指定比法定肯定要好。它可以规避未来我们一些风险和法律纠纷。
至于如何避免受益人的损失?那么我们就要在投保前指定好受益人。我国《保险法》规定受益人可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指定,为防范道德风险,避免受益人为得到保险金而对被保险人的生命或健康造成威胁,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应规定受益人必须对被保险人有保险利益,否则不得享有保险金请求权。
如果说保险合同生效以后。需要撤销或者是更改受益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也是有这个权利的。现行保险公司的通常做法只需要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带上,有效证件合同到公司柜台办理即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险合同纠纷受益人能改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险合同纠纷受益人能改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