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被说成诈骗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被说成诈骗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老赖懂法,签了合同骗你,该怎么办?
老赖懂法,签了合同骗人,怎么办?老赖有对赖姓之人不敬之嫌,我们都是文明人,还是使用“失信之人”比较合适。“失信之人”懂法,我们诚信善良之人更要懂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知道签合同骗人,这个骗子的确有一套,套路很深,不得不防,必须慎重!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既然流氓和我们拼文化讲法律,那我们善良诚信之人也不能输了正义。因为,邪不压正,所以,正义必胜!签合同骗人,一般涉嫌合同诈骗犯罪!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一言以蔽之,就是骗子们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合同对方也就是被害人数额较大的财物,这个数额较大的法定追诉标准是二万元以上包括二万元。
那么,骗子们合同诈骗的现实行为方式都有哪些?或者说什么样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犯罪呢?一般情况下,有下列行为之一,就可能“中标”合同诈骗犯罪:(一)以虚构的单位名义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虚构单位名义可能会伪造单位公章,此行为本身就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冒用他人名义,可能冒用他人身份证,是一种违反居民身份证法的违法行为;上述行为此时都是为了合同诈骗做准备!(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做担保的。比如,骗子以假的支票或者假房产证来证明自己的履行合同实力。(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被害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这是一种“诱敌深入”的骗术,以先“诚信”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骗取信任。(四)收受被害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这是一种典型的“得手就跑”的骗子。
当然,以上是列举常见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方式。“不一而足”,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钱骗物的,数额达到二万元就涉嫌合同诈骗犯罪!
文化流氓,非常可怕,骗子升级,签约骗人,合同诈骗,二万构罪,准确识别,依法盘他!
首先,使用“老赖”这个词有伤赖姓朋友心情,我们还是使用无赖、赖皮这种称谓好了!
其实古人早有“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有心算无心”的类似警句,所以遇到此类问题第一时间不是去考虑“不要把关系闹僵”、“他/她说再等等就有钱还了”之类问题,无赖们正是利用了人们的面子观念、善良的心、厌讼情绪等机会拖延时间达到逃避偿债义务!
无赖们懂法利用的空子常见的几个情况:
1.无借、欠款依据:借款时不写借条、欠条,不通过短信、微信、QQ等可能留下记录的方式提及借款事宜,由此不承认借款事实!
需要注意:债权人仅有转账记录时法院不会支持借贷主张。
2.无款项、货物交付依据:虽有借条但无转账记录时,无赖们会拒不承认收到借款:“当时说是转账给我,但是一直没给,时间久了我都忘了”;“货物送谁了?谁送的?谁签收的?收了定金一直没送货还敢来找我要钱?”一瞬间黑白颠倒……
3.借贷及还款频繁: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但是频繁借贷的猫腻也要小心应付!
比如,以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还前借款,后再借现金款项,此后从银行转账记录上看到底谁欠谁的就不好说了!
4.时效逾期:当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归还借款的是要在诉讼时效以内的――法律不保护躺在权益上睡觉的人!
因此,无赖们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玩失踪赌债权人不会及时提起诉讼就成了一种常见手法;赌输了,无非是归还借款本、利(甚至还能通过法院调解让债权人放弃部分权利);而赌赢了利润就丰厚了――“我凭本事借、欠的钱就是不用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被说成诈骗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被说成诈骗罪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