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诈骗跟合同纠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诈骗跟合同纠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区分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
最近一直有人问我,诈骗罪与民事欺诈的区别是什么?合同诈骗罪与民事合同纠纷的区别又是什么?律师你能不能给我一个准确的标准?
坦白说,法律并没有给出一个精准的区分标准。
我们知道,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是从辩方的角度,如何去证明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这里有人会说,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在控方,辩方不需要证明行为人无罪,只要检察院证明不了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就是无罪的。
但又有几个案子,控方是完全举不出证据来证明行为人有非法占有目的?所以,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案件的指控与辩护,最终还是演变成了“看谁的举证、质证更有说服力”。如果辩方仅仅是以程序上的举证责任、证明标准来进行对抗,通常无法动摇控方的证据体系。
总结一句话: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法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作为认定标准。实务中,我们往往是通过全案的事实与证据,综合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来“对抗”控方作出的不利认定。
根据王作富教授的观点,合同诈骗行为与合同欺诈行为之间之间的相同点在于:
第一,行为人主观方面都具有欺骗对方,使对方的认识陷于错误,从而违背其真实意思与之签订履行合同的故意;双方都有从对方获取不当利益的意图。从这一点看,合同诈骗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完全包容了合同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但显然前者的内涵又要比后者的内涵丰富。第二,行为人客观上都具有欺骗对方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也无多大区别,都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是利用对方错误等作为或不作为。
遇到合同诈骗怎么报案,应该如何维权?
一、何为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刑法所规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犯罪罪名,也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遇到合同诈骗怎么报案,如何维权?
怎么区别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应该由哪个部门鉴定?
谢邀!这个问题比较大,三言两语很难说请。合同纠纷,合同诈骗,在市场中多有发生。先说合同诈骗,象当下各地频发的“套路贷”,“校园贷”等等,这类所谓“合同”无需鉴定,到公安部门投诉即可。关于合同纠纷,细说多了,首先,签订合同时本着公平,诚实,守法为要件。其次,双方责,权,利及违约等细节在“契约”中一一写明,写清楚。关于内容中“订金”,“定金”更要说明白,写完整,否则,日后难免扯皮,导致纠纷。另外,一份合同是否合法,违法等其审查,确认权在人民法院。当然,还有一些合同,分别有其它行政部门审查确认,这类合同只是少数例外。 其它,若不明可私信。简复以上,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诈骗跟合同纠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诈骗跟合同纠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