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该不该公开审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该不该公开审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仲裁案件是否公开进行审理?
仲裁是内容是合同和财产方面的纠纷,一般会涉及商业秘密什么的,所以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为了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人民法院不能仲裁,但是可以主持调解。仲裁是专属于仲裁机构的公开审理和开庭不是一个意思,开庭审理分为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情况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纠纷既可以仲裁,也可诉讼,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怎么选合适?
先说说仲裁管辖的一般性好处:
1.仲裁裁决书是不会向当事人以外的人公开的,我们在网上是查不到仲裁裁决书的,因此仲裁管辖案件保密性强,不会大范围地影响当事人的商业信誉或影响很小。
2.仲裁裁决书的申请执行,一般是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中级法院的执行庭或执行局相比基层法院执行案件少,法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也要好一些,因此在同等情况下案件强制执行会更顺利。
3.仲裁案件因为是一裁终局,相比现在许多基层法院案件多,审理期间长,仲裁案件的时间期限还是比较短的(根据我的经验,有的仲裁委因为案件多,也突破了法定的仲裁期限)。
再说哪些业务适合约定仲裁管辖:
那种自己一方权利和义务比较简单、明确的商业合同和民事合同适合约定仲裁管辖。
例如,当事人是卖方,货物质量不会存在争议,如果与对方发生争议,无非就是对方没有按约定支付货款。这类商事合同适合约定仲裁管辖。
仲裁的弊端:
1.如果权利和义务关系比较复杂的商业合同和民事合同就不适合约定仲裁管辖,因为一旦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就基本上没有了任何救济途径,不能像诉讼那样还有二审和再审。
2.仲裁收费比法院收费高。
仲裁和诉讼同为解决民,商事合同纠纷的方式。都能从实质上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但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一,解决争议主体不同。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主体是仲裁机构,即仲裁委员会。而以诉讼解决争议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
二,程序不同。仲裁依据巜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仲裁规则规定的程序处理案件。而诉讼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民事诉讼程序审理案件。
三,受理案件依据不同。仲裁案件能否仲启动仲裁程序,要看争议双方有无书面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或选定的仲裁机构不明确,仲裁机构不予受理。而诉讼,一旦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四,审理案件方式不同。仲裁机构审理案件以书面审理为原则。而诉讼方式审理案件则恰恰相反,必须开庭审理。
五,仲裁不公开进行。诉讼方式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审理外,一般公开审理。
六,裁决为一裁终局,不允许上诉。而诉讼方式,除部份案件一审终审外,大部份案件为二审终审。
谢谢邀请。我既是律师,也是我们当地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这个问题我可以帮助到你。
诉讼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种,你这里所说的诉讼应该是民事诉讼。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具有司法强制的效力,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来看看区别在哪里?
诉讼,通俗地说就是向法院起诉,这不需要当事人在合同或者协议中作出特别约定,因此也可以说是默认的争议解决方式。
而仲裁必须要当事人作出特别的约定,可以是在争议发生前的合同条款中就约定了,也可以是在争议发生以后双方共同协议提交某具体的仲裁委员会来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约定了仲裁来解决争端,如果仲裁条款有效的话,就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即有效的仲裁条款具有排除法院的诉讼管辖的效力。
诉讼的方式可以受理所有的符合受理条件的民事争议,但并不是全部的民事争议都可以约定仲裁,一般只有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也就是民间通俗说的商事纠纷才可以约定仲裁,对于一些带有身份性质的民事纠纷比如婚姻、继承、扶养等,是不可以约定仲裁的,必须要诉讼解决。
因此诉讼方式所解决的争议范围,明显要广于仲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该不该公开审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该不该公开审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