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对自己有没有影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对自己有没有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屋买卖终审判我违约,还能起诉合同无效吗?
你好,终审判决双方解除合同,由你承担违约责任,说明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对合同的效力以及双方履行合同的行为进行了审查,判决说中应当有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对于本案合同的效力问题,已经审理并得出了结论,因此再次起诉合同无效,获得支持的可能性很低。
根据你的描述,已是终审判决,要解决合同效力的问题,首先需要推翻已生效的终审判决,之后再确认合同效力。
不能,因为生效判决审理中首先肯定就是对合同效力进行了审查,认定了有效,然后才判定承担违约责任的。现在已经二审了,救急途径只有申请再审或者申请检察院监督抗诉处理,总之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推翻生效判决才可以。
不公平的协议有效吗?还是受胁迫的?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有效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合同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存在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或者变更合同。
协议作为一项双方法律行为,它的生效需要一定的条件。在理论上,显示公平和受胁迫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分析如下: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法律行为要符合公平原则。欲要了解“显失公平”的含义,必先清楚《合同法》关于公平原则的规定。《合同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本条即是公平原则的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关于对显失公平合同的法律救济及其构成一直存在争议,所以在实践中要明确界定双方权利义务违反公平之“明显”的弹性标准的范围。对于显示公平的协议,它的救济途径,我国合同法做了明显的规定。《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受胁迫所签订的协议,原则上并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是受胁迫签订的合同,并非都是当然无效的,要认定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无效,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自始至终都是无效的。
第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签订的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但对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有损的,实质是一种合同效力尚未确定的可撤销合同。受损害方认可合同的,合同有效;受损害方不认可合同的,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合同,使合同无效。当然,这类合同,受损害方也可以请求法院对合同进行变更,使合同变得公平合理后,再履行合同。
第三,合同是否有效,最终应该是由法院判决来认定。
以上是我对显示公平合同和受胁迫所签订合同的分析。
【每日讲法观点】不公平、受胁迫的协议,只要没有损害国家利益,一般来说也是有效的。但如果符合撤销的条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什么样的协议属于无效协议?
协议应该是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协议的定力应当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意思表示一致。
无效的协议是相对于有效协议而言的,是指协议虽然成立,但是因为协议本身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最终被认定为无效协议,无效协议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
很多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因为不熟悉法律法规,或者因为失误等种种原因,导致了协议无效,因此在签订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审查效力,避免出现协议无效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协议,属于无效协议:
-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
- 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
- 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受胁迫、显示公平而订立的协议,属于可撤销的协议
可撤销的协议是指,协议因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瑕疵,表达了不真实的意思,撤销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者变更协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显示公平或者一方以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协议,另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总结
不管是不公平的协议,还是受胁迫的协议,只要没有损害到国家集体的利益,原则上都是有效的,但是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签订的合同没有原件,对诉讼有影响吗?
你好!
合同是诉讼中重要的证据材料,在一方提起诉讼或提交答辩意见时可以不用提供合同原件,复印件即可,但在庭审过程中,法院会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质证认证,这是法院会要求各方提交证据原件。合同没有原件会影响其证明力,如果对方否认其真实性,法院很可能无法支持。
没有合同原件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取得其他证据来辅助证明合同内容的真实性,比如录音录像等。
当然,还要看这份合同对你是否有利,如果对你方不利,你方不必提供(不过对方很可能会提供);另外,如果你方提交的合同复印件对方予以认可,法院也会认可,不影响诉讼。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打官司很大程度上就是打证据,作为一般的市场主体或者一般民事活动参与者,要具有一定的证据意识,未雨绸缪,及时保留相关的交易文件、记录等。
尤其是现在微信等社交通讯比较发达,很多交易等可能是通过这种电子形式确立、执行的,建议大家通过微信收藏等功能保留语音、文字、文件等,不要着急删除,无纠纷则罢,如有问题可随时拿出。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对自己有没有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对自己有没有影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