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遇到合同诈骗怎么报案,应该如何维权?
一、何为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刑法所规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犯罪罪名,也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遇到合同诈骗怎么报案,如何维权?
怎么区分诈骗和民间借贷?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在于主观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意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借贷关系的原因与实际用途
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借款人会告知债权人借款的真实用途,让债权人知晓借出资金的用途和风险,从而做出决定。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犯罪人在获得借款后会将借款用于一些高危或者无法收回资金的活动,如用于赌博、偿还赌债、供自己挥霍等,从而导致被害人的资金无法收回。
(二)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
在负债累累或者没有任何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虚构事实将自已装扮成富人或具有偿还能力,如谎称拥有大量资产或其他投资等,在骗得借款后大肆挥霍,此类情形应当认定行为人在借款时就没有偿还的意图。反之,如果行为人本人具有较好的财产条件,虽然通过虚构理由等手段获得了借款,不应认定为诈骗。
(三)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
正当的借贷关系,借款人在借款之后仍然会尽可能想办法偿还,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诈骗往往表现利用假名、假住址或假证件来掩盖真实身份,为携款潜逃,通过更换手机号码、变更居住地点等方法来隐匿行踪,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不具有还款的意思。
- 常规的民间借贷是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诈骗是刑事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不同。
- 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够罪需符合四个构成要件;正常民间借贷只要符合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及客观事实即可。
- 问这个问题应该是想问民间借贷与诈骗罪的关系,符合当前套路贷犯罪的讨论范畴。需要结合参考上述两点和具体事实综合分析才能判断是否有关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别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