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拒绝执行怎么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拒绝执行怎么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事赔偿,法院判决了,被告拒绝执行,该怎么办?
民事判决生效以后,对方当事人拒绝执行,你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需要你带好民事案件的判决书和当事人的身份证。
去一审法院的执行庭,办理强制执行的手续,需要缴纳一定强制执行的费用。
人民法院有责任,必须落实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
民事判决生效后,在规定的履行期内,对方不履行相关义务,您可以在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提供被执行人的相关财产线索,比如房产信息、存款账号、车牌号等等。法院会依法保全相关财产,如果查询到相关存款,可以向银行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直接扣划相应的金额到您的账户。其他财产的话,一般是查封扣押,然后拍卖变卖之后,所得款项先行偿还申请执行人,剩余款项返还被执行人。
如果在您申请之前,对方已经转移了所有的财产,导致您的债权得不到实现,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您可以据此向法院提示刑事自诉,要求对方承担刑事责任。
在此以一审为例,一般法院判决后,判决书并不会立即生效,而是有一个十五天的上诉期,在此期间,双方当事人均可以提出上诉。即当事人受到判决书后15日内为上诉期,在这15天之内,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的,判决书生效。如果对方为按照判决书的规定时限履行义务的,也就是题主所说拒绝履行的,债权人便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时限为两年,判决书规定的偿还期限届满后往后两年之内,你都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所谓强制执行就是债务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对方的财产,法院的强制执行是具有强制性的,并不需要经过对方同意,并可以直接划拨对方的财产,如果有房产或者车辆的,可以进行拍卖。
其实强制执行对债务人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不光是执行了你的财产,并且你很有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来对你的衣食住行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坐飞机、火车、住酒店等等,甚至以后去贷款都会遭到银行的拒绝,银行只要在网站上面查询便可以查询到你是否有失信行为。
民事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对方拒不履行,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
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期限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3、如超过六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执行方式 针对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采取冻结、划拨存款、提存;搜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强制迁出房屋等多种方式。但人民法院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要费用。
法院执行庭以判决书上“被告不得妨碍和阻止原告硬化道路”只是一句话太抽象为由拒绝强制执行申请,该如何?
对于这样的问题,只有两种解决途径:
第一,另案起诉要求被告履行某项具体内容,比如,要求把之前他破坏的路面恢复,以维护你想要的权利;
第二,等被告再施行新行为以侵害你的权益时,再请求法院执行。
没有其他办法,这种类似的案例我亲自跑过,很揪心。
甲乙共有一辆车,后甲乙关系恶化。乙一直把持着车辆,导致甲的权利无法实现。
甲起诉至法院,请求按1:1的比例分割该车,乙答辩称甲无权分割。
最终法院支持甲的请求,判决由乙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与甲协商分割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评估拍卖,并将所得款项的50%支付给甲。
后乙期限届满未执行判决,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该执行案历时一年多未执行下来,后法院只得作出终局裁定,理由就是原判决不具有可执行内容。
一开始当事人来咨询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个执行终局裁定有问题。
因为像这样的案件,我认为执行法院只需要出一个裁定,限令被执行人履行就可以了。
如果被告实施了判决禁止的行为,可以尝试申请法院进行阻止或令其改正。
所以打官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判决书的判项,有些法官不干执行,有时候想不到执行的困难之处,所以要求律师能够考虑周全。
这明显是一种类似于行为保全的判决,即不得做出把泥土路面等软地基路面变成类似于水泥沥青等高标准路面的行为。因为没有界定何为硬化路面的标准和参照,给诡辩留下了空间,同时也没有时间尺度要求,给执行结束的确认时间一个明确界定,所以是很难执结的,执行局一方面可以拒绝当事人的申请执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法院以审判有瑕疵为由通过裁定的方式补正笔误,加一个漏写的执行标准和时间即可。
从题中推测你案可能是排除妨碍纠纷,你的诉求是你硬化道路时被告不得阻拦。如果阻拦你可申请执行,被告甚至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你所述只是“本院认为”中一句话,那你应该说明下具体判决内容。
修桥补路硬化道路,都是对民生有好处的事情,为什么要去阻挡呢?从题目看,这是从原有的基础上去硬化道路,并不是重新修路,原告为什么要去阻拦呢?我认为法院判的挺正确。
题目同样太抽象了。我猜想应该是原、被告之间因硬化道路产生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经审理依《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和一百三十四条作出的判决。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造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诚、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从法院判决“被告不得妨碍和阻止原告硬化道路”这一结果可以看出,被告在此之前只是口头提出或轻微妨碍原告硬化相邻的道路,尚未实施侵害行为。那么,在法院判决后,如果被告继续采取措施妨碍或阻止原告硬化道路,就是违背、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法院执行局应该会依照原告的申请执行判决书的内容,为原告排除被告实施的妨碍。妨碍和阻止的行为有多种方式,比如设置障碍物,或者直接实施阻工、抢走施工工具等行为。法院执行局依法应该会针对不同的行为采取不同的执行措施,直至对实施妨碍、阻止的行为人采取最严厉的拘留强制执行措施。这些强制执行措施是法律赋予法院维护法院判决书法律効力的有力保障。但是,法院要采取上述强制执行措施,必须是在被告不履行判决书,继续实施妨碍、阻止行为之后。题主所提问题,本人估计是在判决后被告尚未实施防碍或阻止行为就申请法院对该案采取强制执行,而对法院执行局的答复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毕竟法院人力资源有限,不可能派人为你守着硬化道路,如果要求法院这样,确实是判决书太抽象了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拒绝执行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拒绝执行怎么办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