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生活中的经济合同纠纷举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生活中的经济合同纠纷举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经济纠纷案件,打官司如何收费?要注意什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8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诉讼费包括两个方面:1、案件受理费。就是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当事人提出的诉讼后,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案件受理费可分为:(1)非财产案件受理费,如离婚、侵犯公民肖像权、名誉权等因人身关系或非财产关系提起的诉讼时,人民法院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2)财产案件受理费。如债务、经济合同纠纷等因财产权益争议提起诉讼时,人民法院依法向当事人收取的费用。2、其他诉讼费用。人民法院除了向当事人收取案件受理费外,还应收取在审理案件及处理其他事项时实际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1)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当地通用的民族语言、文字除外)。(2)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在人民法院决定开庭日期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3)采用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实际支出的费用。(4)执行判决、裁定或者调解协议所实际支出的费用。(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负担的其他诉讼费用。打官司可以不请律师吗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打官司必须请律师,因此当事人打官司可以不请律师,任何人都被允许自辩的,这是法律所允许的,但是律师作为专业人士,能够为你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1、交给法院的是诉讼费,以争议标的为基数按一定比例比例缴纳。全国各地法院收费标准基本一致,10万元交2300元,100万元交13800元,500万元交49000元,基数越大,比例越低。百度上有计算器,输入争议数额即可得到结果。
2、交给律所的是代理费,双方自由协商议定价格。各地律所甚至律师个人掌握尺度差别较大。以湖北省武汉市外的地级市为例,10万元的案件,律师费一般在6000-10000元,100万元的案件,律师费一般在3-5万元。
不知道题主问的收费是法院的收费还是律师的收费。
1、法院收取的诉讼费,其主要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经济纠纷案件,主要是依据争议数额,也就是标的额计算诉讼费,案值越大的,诉讼费也越高。例如10万元的案子,诉讼费是2300元,100万元的案子,诉讼费是13800元。诉讼费由原告预交,判决时一般是有败诉方承担,或者有各方按输赢比例分担。另外如果上诉,二审诉讼费根据争议数额计算缴纳。例如100万元的案子,如果对其中10万元提出上诉,则缴纳诉讼费2300元。
2、律师费参考各省司法厅的律师费收费标准,有双方根据案值、案情复杂程度、工作量等因素协商定价,原则上只要双方同意,多少都可。
3、注意什么?原告起诉,注意不要漫天要价,否则会多承担诉讼费。例如,本来应当赔偿十万元的案子,原告按一百万起诉,则多交11500元(13800-2300),属于没必要的浪费。另外请律师的时候,其实不必在律师费上争论过多,如果找到优秀、尽职的律师,他所起的作用会远远超过律师费,否则过分贪图便宜甚至免费,找个糊涂律师,不但起不了多少作用,甚至会帮倒忙。
以上回答供参考。
你好,仔仔p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财产案件,按争议的价额或金额,按比例计算诉讼费。
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扩展资料
申请费交纳标准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合同生效后,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有争议时该如何处理?你怎么看?
法律依据:经济合同纠纷,一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为准绳裁处。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价格,发生争议处理的,按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按照《合同法》这三条规定,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与《合同法》的规定不一致,依照当事人的约定确定合同内容。如果当事人就某些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依照《合同法》的第六十一条规定补充。第六十一条还不能完善的,按照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规定最后适用,这是合同约定不完善时,保护合同双方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按照《合同法》规定,双方还不能解决问题,导致合同约定的日期届满,一方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是严重违背合同承诺的行为,会给合同对方带来损失,必须要承担其应得的法律后果,包括:
(一)合同对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二)拒绝履行合同的一方要承担违约责任;
(三)守约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
同一法律事实的经济案件二审终结,还能刑事立案吗?有何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条 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与人民法院正在审理或者作出生效裁判文书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或者有牵连关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执行过程中,发现有经济犯罪嫌疑,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中止诉讼、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或者中止执行生效裁判文书,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的;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
(三)公安机关认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经省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
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情形的,公安机关立案后,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并将立案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及相关案件材料复印件抄送正在审理或者作出生效裁判文书的人民法院并说明立案理由,同时通报与办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必要时可以报告上级公安机关。
在侦查过程中,不得妨碍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将立案决定书、起诉意见书等法律文书及相关案件材料复印件抄送正在审理或者作出生效裁判文书的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一)侦查、审查起诉的经济犯罪案件与人民法院正在审理或者作出生效裁判文书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或者有牵连关系的;
(二)涉案财物已被有关当事人申请执行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同时将有关情况通报与办理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同级的人民检察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生活中的经济合同纠纷举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生活中的经济合同纠纷举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