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赔偿费用计算公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赔偿费用计算公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是什么?
谢头条邀答.!(一)因用人单应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工作时间每滿一年给予补偿1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12个月。劳动法24,25,26规定 ,,(二)工伤,患病,劳动者每满工作每满1年发1个月补偿金,同时发2个目医疠费用补助.。(三)用人单位因破产裁员,劳动者工作时间满1年发给l个月补尝金。(四).用人单位因客观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每工作满1年发给1个月补偿金。(五)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补偿1个月工资。(六)用人单位末按规定,原补偿金.有,在原补偿金份额内按5O%支付额外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每上一年必补尝一个月工资,但工资数是年平均工资,不满半年按一年计算,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但金补尝不超过12万元。而不是小编说的12个月,不懂多看看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最后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无偿解除,一种有偿解除。
一般来说,除了劳动者本人主动提出离职且不是因为劳动合同法第38条提出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9条内容予以解除的,以及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布死亡或失踪的,用人单位基于其他理由的劳动合同解除,都是需要给付一定经济补偿的。
这当中,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一年给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给付半个月工资。相关标准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最高不得超过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
而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除的,如果没有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还需要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月工资包括:实发部分、五险一金以及单位代扣代缴的其他费用之总和。
因此,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行为发生时,也会想一些办法,尽可能降低经济补偿给付,比如安排轮岗待岗只发放轮岗待岗工资,比如只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或者只按员工应发工资计算。
劳动合同法实施多年,对劳动者有一定保护,但用人单位也有些不胜负重,在很多时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还是应多从对方角度考虑,以双方协商一致方式,减少劳动合同解除引发的劳务纠纷,增加和浪费各自的处理成本。
笔者之前服务的一家公司(私企),因长期欠薪和不能按期缴纳社保,第一批59人通过劳动仲裁,所有主张全部得到支持,但由于公司无可执行财产,时近两年,到今天好像都没有拿到一分钱。笔者带领的第二批20余人,也提出了劳动仲裁,但在过程中,积极和老板沟通,以在月工资标准上的一定主动让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并经劳动仲裁部门调解,由对方主动筹款,当天即获得了全部诉讼标的约百分之七十补偿款。
一、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情况
在劳动者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下,具体金额由双方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既可以多给,也可以少给,甚至不给,但前提是必须双方自愿。实践中,一般参照一年给一个月的标准确定。
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赔付标准
在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情形下,经济补偿给付标准是法定的,即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赔偿费用计算公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赔偿费用计算公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