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判决合同无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判决合同无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违法事件签定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谢邀。其实协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同,是一样的。合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我们工作啊要签劳动合同,做生意啊双方也得签合同等等。
之所以要签合同,主要是通过合同来约束当事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当事人一方不按照合同义务办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合同证明其有义务,要去其履行义务,如果不履行义务则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对方违约赔偿。
那么有效的合同法律约束力有哪些方面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双方当事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2、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
3、合同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4、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约束第三人
什么样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无效呢?《合同法》第52条却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不知道提问者说的这个协议是内容是什么方面的。如果是对违法事件造成的后果进行补救,包括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双方平等协商,协议内容合法,就是有效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双方恶意串通,内容不合法,当然是无效的。
感谢邀请!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即使学过法律的人都不一定能准确判断。因为“违法”的外延太过宽泛,而不是所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协议都是无效的。就是这条“有效无效”之间的界限,虽然法律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区分起来仍有困难。
首先,合同法规定民事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单从这条规定来看,凡是违法的民事协议,一律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这造成了很多问题,所有违法的民事协议一律被认定为无效,有时候损害了善意交易相对方的利益,并且违背了“促进交易”的合同法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鉴于上述问题,最高院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分为效力性强制规定和管理型强制规定,而只有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才会导致民事合同无效。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十四条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该司法解释虽然明晰了判断标准,但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什么是“效力性规范”?什么是“管理性规范”?两者之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有很强的理论深度,我在此简单说明一下。法律、行政法规在规定一条强制性规定的时候,并没有指明它是效力性规定还是管理性规定,因此需要我们自行判断,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分析该强制性规定的规范意旨。
举例说明,刑法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罪,它的规范意旨是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这样的规定就是效力性规定,因此如果一个协议里约定的是杀害某人,那么这个协议就是无效的;相反,物权法第六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应当登记,它的规范意旨是督促不动产交易双方对交易标的变更登记,否则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这样的规定就是管理性规定,因此不动产买卖协议没有约定不动产登记事宜,并不会导致该协议无效。
由于这个问题颇具理论深度,我就简单谈到这里,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
关于违法事件签定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具有法律效力。比如一个人将另一个人殴打成轻微伤,两人沟通后签订一个赔偿协议,受伤者得到约定的赔偿,这个事件就算解决了。双方对殴打行为这一违法事件签订的协议就具有了法律效力。
其实呢,这个问题太宽泛,很难以概括方式予以确定。通常来说,双方针对的违法(不涉犯罪)事件如果涉及的是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双方就违法事件处理各自的权利义务所签订的协议是应该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双方针对的违法事件是损害他人权益的,双方就损害他人权益的违法事件所签订的协议应该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违法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判决合同无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判决合同无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