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同纠纷查账做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合同纠纷查账做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为财务人员,如何能一眼看穿虚假财务报表?
作为财务人员,一眼看穿虚假财务报表,除非财务报表有明显的纰漏。如果不是,一般来说一眼看穿虚假可能有,但是很少。如果这个财务人员对财务报表主体公司的情况或者行业情况非常清楚,或许能一眼从个别财务数据上一眼看出异常,但是虚假就要进一步论证了。
看穿虚假财务报表需要花时间观察和分析,先不论专业审计的方法,但从财务角度来看,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和分析:
1、财务报表反映的经营情况与观察现实市场情况的初步分析
2、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计算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3、与企业前期数据纵向对比分析
4、与行业内其他同类企业横向对比分析
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43023769827410183/
我在这里做了详细的回答,请参阅
虚假报表并不难判断,从常理出发,对于一家公司只要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发现财务是否作假,前提是需要比较广的了解范围,依赖不断积累的经验。即使不是财务人员,也可以发现是否存在作假的可能。比如,两家公司都是卖鸡蛋,其中一家公司A明显只有10只母鸡,全年下蛋竟然有3651个!!另一家公司B有100只母鸡,全年下蛋1.7万只。A公司勤奋母鸡天天下蛋,有时候一天两个蛋!假的!
乐视,上市的时候吹起来是宇宙最伟大的视频网站,可是我没听过,直接判断,靠不住。再核对数据,用户数量是不正常的。
再比如某有色金属公司,平时都是五六十亿销售收入,忽然之间某年增加到200多亿,利润大增,有嫌疑,估计是造假了;再比如某稀土公司,好的时候做出100多亿销售额,几十亿利润,等股价过了高点,收入营业收入减半,利润减少90%,再过几年变成亏损。这类都是造假,很容易判断。
还有一些公司明显是不对劲的,但基金还是扎堆买进去。
作为财务人员,一眼看穿虚假财务报表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只有通过计算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等做一个大致估算,与同期、同行业比较,判断有无异常。然后针对异常再做深入详细分析,最终还是离不开审查帐务。这种现象源于财务人员精通理论、熟悉业务,作假帐真正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创新,再加之会计科目多、会计核算方法不是唯一,有些会计业务因客观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导致查帐也不是容易的事。这有待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
我个人的方式是这样的,基本上企业每一年的收入和费用成本,利润都是差不多的,相差不了多少的,想要作假,我们就得了解企业的目的
企业做虚假报表的目的性,无非就是偷税漏税,想少缴税。这种情况下,因为每年的收入,费用成本,基本是相差不会很大,可以有相差的,但是你不可能说,我今年收入10万,明年收入1000万,你今年费用5万,你明年成本5000万,这不可能的,就算有突发事件,比如说,获得巨额订单,那也必须是有相应的合同和凭据来佐证的,并不是像那些完全没学过财务的人,想得那么天真,一下子收入就上去了的。肯定都是有原因的。找不到原因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疑点。
而一般来说,企业想要作假,无非就是想偷税漏税,这个情况下,收入是固定的,企业不可能还去虚增收入,只有可能虚增成本费用,收入不变,成本费用增加了,利润就少了,利润少了,所得税就交少了。
所以一般关注企业的成本费用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单独就成本和费用,先进行横向比较,看看每年的误差大概是多少,误差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
如果没有虚增成本费用,一般情况下,误差不会相差太多,因为你每年发生的那些费用和成本基本都是固定的,而有误差的点,无非是在材料和人工这一块,从材料这一块调查是否跟市场相差过大,这就是疑点之一。
至于费用,无非就是人工,人员工资福利,还有一些招待费,这一块,跟往年对比下,
这是横向对比。
个人拙见,不喜勿喷,本来就不是写给专业的人看的,有那些不对的,也欢迎指出,谢谢。
题主这问题,仅有一种情况有此可能。即自己做了假财务报表,而自己去看,绝对是一眼看穿。——其他人、其他情况均无此可能。
你知道全国的财务人员有多少吗?他们素质又有多高吗?财务造假,数十年经验的资深职业审计人也未必能做到。能一眼看穿假财务报表哦,该财务人员可以成仙了哦——当然,自己做的例外。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好猎手,财务人员要看穿虚假财务报表,先要练就一身好本领,要具备较高财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其次,要弄清造假目的。是上市公司虚增利润还是中小企业为逃税隐瞒利润,目的不同,造假的方向、方法、手段就会不同。只有把造假的目的弄清楚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要把握正确的分析技巧。关注重点科目,关注表与表之间、科目与科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针对虚增利润,先对营业收入进行月度分析,看是否存在异常;将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看是否存在异常;将毛利率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看是否存在异常;将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看是否存在异常;将净利润与经营现金净流量对比,看实现的净利润是否收到现金,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就能看出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造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同纠纷查账做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同纠纷查账做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