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老吉合同纠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王老吉合同纠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加多宝和王老吉为什么恩怨颇深?
这得从王让加给它带加工的时候说起,那段时间它们彼此还算合作开心,直到后来,王配方被代加工方瞟取,而后改良了一番,出现了新的凉茶品牌,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正宗。它们一直在打官司,期间各有胜负,然而最大的一场是换皮,本来加跟王皮都一样红皮的,一般不注意很容易拿错,那场侵权加输了,所以黄皮的出来了。
加多宝被披露销售额注水,加多宝全盘否认,你怎么看?
从中弘股份和加多宝的公告罗生门来看,个人观点还是认为两者的关键分歧在于中弘股份27日晚间披露的公告中披露了加多宝这些年的高负债情况和财务不佳,在公告中中弘股份写加多宝在过去三年(2015-2017年)负债分别为78.1亿元、87.6亿元和131.7亿元,逐年攀升,而营业收入则分别为100.42亿元、106.34亿元、70.02亿元,其间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14.89亿元、-5.83亿元,而加多宝认为影响不好不承认,并在28日上午马上通过公告否认了参与中弘股份的债务重组和资产注入承诺。并且在中弘股份28日晚间即重申了协议的有效性和对加多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披露后,加多宝至今都没有做出进一步的回应。
中弘股份身为一家上市公司,还是一家随时面临退市的企业——股价已经连续10日低于1元/股,按照2012年的强制退市新增情形,深交所随时可宣布对中弘股份启动强制过退市,在如此关头,没必要再冒着虚假陈述的罪名再玩火,而加多宝既未上市,财务数据本身就是一个谜,这些年的加多宝销量下滑,相信大众去餐馆吃饭的时候也有所感受,点加多宝没了,只有黄老吉。可以说和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商标纠纷最终不仅让加多宝陷入巨额的罚款并失去王老吉品牌,在更名为加多宝后,销量和市场占有额更是逐级下行,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加多宝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很正常。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王老吉加多宝包装案无赢家,共享红罐包装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从产业层面而言,一纸“共享红罐”的判决有益于凉茶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未来的凉茶竞争进入新的层面。8月10日,中粮发布公告宣布旗下的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拟收购清远加多宝30%股权。随着红罐之争落幕、中粮入局,凉茶市场的竞争步入了新的阶段。
广药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长达五年、涉及约16.5亿元赔偿的“红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双方可以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面对这一结果,之前为红罐拼得你死我活的加多宝和王老吉心情复杂,加多宝在官方微博上表示“衷心感谢”,广药王老吉则表示“尊重结果”。
这场被称为“中国包装第一案”的官司已经打了整整五年。
2012年7月,广药集团和加多宝有关红罐包装装潢权的诉讼在法院立案,标志着“红罐”争夺战开启。双方均主张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权益,并据此诉指对方生产销售的红罐凉茶商品的包装装潢构成侵权。
2014年12月,广东省高院一审判决出炉,加多宝败诉被判赔1.5亿元。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享有者应为广药集团,加多宝公司生产销售的一面“王老吉”、一面“加多宝”和两面“加多宝”的红罐凉茶均构成侵权。一审法院遂判令加多宝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广药集团经济损失1.5亿元及合理维权费用26万余元。加多宝公司不服判决,当庭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历时2年半,最高法的终审判决下来了。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最高法判决认为,鉴于加多宝凉茶的历史、双方合作的背景,将红罐包装装潢权判给哪一方都会显得有失公平,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共同享有红罐包装。
对此结果,加多宝集团迅速在官网上发出声明称“衷心感谢”。而广药集团则在昨天发表声明称,尊重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有网友则调侃道,“现在共享大家庭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共享红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老吉合同纠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老吉合同纠纷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