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产纠纷调解协议用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房产纠纷调解协议用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民调解调解程序的具体步骤?
调解程序编辑1、纠纷的受理,既由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调委会也可主动调解。实行统一立案报告制、统一承办;2、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查明纠纷的事实经过,拟定调解纠纷的实施方案;3、主持调解,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当事人、承办人签字,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4、对久调不决的纠纷,及时申报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避免纠纷激化;5、调解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达成协议而结束的调解。二是没有达成协议的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没达成调解协议,防止纠纷激化,并告知纠纷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
经过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调解书按出具文书的单位不同大致分为两种,人民调解协议书与民事调解书。
前者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达成调解协议所形成的书面文件。这个调解书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法律价值,订立时,严格意义上讲,它只是一份受法律保护的民间合同,双方当事人都要自觉遵守,积极履行。但当这份人民调解协议书被法院确认效力后,则具有了法律强制执行力。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在查明事实、分清事非基础上,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采取调解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的调解文书。调解是法院审理案件必走的程序,其最基本原则就是自愿。如有一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法院也不会继续调解程序。
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同判决书具有等同法律效力,这一点不用置疑。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的具体内容和过程会记录在庭审笔录中,同时庭审摄像头也会全程录音录像,参与审理人员及当事人都会在笔录及送达通知上签字。所以提问者所说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如果确如提问者所言,调解书中未经当事人同意,私自添加了违被当事人意志条款,可去审监庭申诉,调取案卷及音像光盘,核实情况,如果无误,那审理法官的袍子估计是要被收回的。
还有一种情况要提醒一下,现在有些法院在试行新的审理方式,审调对接。即将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引进到立案之后,对一些简单、明了、争议不大、事实清楚的案件,先由人民调解员进行司法调解,化解矛盾,缓解纠纷,节约诉讼成本,有时会收到很好效果。这种情况下达成的调解协议,也可能会出现不同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但大多在法庭达成的调解协议都会得到法院的确认,当事人拿到手的民事调解书都会加盖法院的红印。最后提醒一下提问者,检查一下最后一页的公章。如果是法院的,请尽快申诉!
经过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双方经过协商以后达成的协议,这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自然是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来说,这个可能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双方签订协议,原告选择撤诉。另一种是由法院出具调解书,对调解达成协议内容进行确认。
上面这两种做法虽然都有法律效力,但对应的法律效力并不同。若双方选择签订协议,原告撤诉。这种协议虽然有法律效力,但毕竟属于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不具有执行强制力。一旦对方没有履行调解协议,那当事人仍然还是要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这样来来回回其实反而折腾和麻烦。
所以若是双方能够达成调解协议,不建议通过撤诉来解决。法院若是出具调解书,那在法律上的意义便不同。调解书同判决书一样,都是法院出具的法律文书。调解书同判决书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旦对方没有履行调解书内容,那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从解决问题来看,自然是调解书更好。虽然调解和撤诉的诉讼费都减半收取,但调解书能够彻底解决这个纠纷。并且按《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调解书有异议,即便可能存在一些事实方面瑕疵,但若是没有办法证明存在强迫或欺诈等情形,那法院基本也不会再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产纠纷调解协议用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产纠纷调解协议用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