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科院房产纠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农科院房产纠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麦根腐病和茎基腐病该如何预防?
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小麦病害,上世纪50年代于澳大利亚首次发现。国内于2012年首先在河南发现。我省在2015年零星发生,2016年在山东省的潍坊、临沂、德州、菏泽、聊城等多个地区突然大发生,之后逐年加重。2019年小麦茎基腐病已遍布全省16地市,发生面积1000多万亩。该病一般病田减产10~30%,重病地块减产可达50%以上。
1.症状:小麦茎基腐病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小麦土传病害,在田间呈点片发生。从小麦苗期到成熟期均可以发生,轻病株在小麦抽穗前不易发现,抽穗后症状明显。后期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变褐色,俗称“酱油杆”,枯白穗,潮湿的环境下茎节处出现粉红色的霉层、麦秸空腔中有白色菌丝等。
小麦茎基腐病较纹枯病症状区别:茎基腐病病斑不如纹枯病病斑明显,部分茎基腐病植株的茎秆会出现蜜棕色条纹,多发生在同一侧,而小麦纹枯病病斑呈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小麦茎基腐病较全蚀病症状区别:茎基腐病导致小麦茎秆呈现典型的“酱油杆”,而全蚀病在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形成“黑膏药”症状。
2.病原菌:近3年来,山东农科院植保所从近700份小麦茎基腐病样品中分离出9种镰孢菌均有致病性。其中假禾谷镰孢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为优势种,频率为51%。另外,禾谷镰孢菌(F. graminearum)占17%。其中假禾谷镰孢菌的致病力明显强于禾谷镰孢菌,对同一小麦品种来说,假禾谷镰孢菌侵染后发病更重。
3.防治措施:(1)土地深耕:深耕或深翻30cm以上。(2)适时晚播:重病田延后至10月中旬播种。(3)种子处理:用咯菌腈、戊唑醇、多菌灵、烯唑醇或木霉菌拌种或包衣。(4)春季喷雾:用多菌灵、丙环唑等对准茎基部喷雾。
小麦根腐病。在发病初期,选用恶霉.甲霜灵、丙环唑、苯甲丙环唑+生根剂+叶面肥喷淋防治,间隔5-7天再喷淋一次。
小麦茎基腐病药剂防治:播种前药剂拌种 用药量为种子重量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0.15‰的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在秋季或春季,在分蘖盛期进行调查,掌握病情,重点放在早播田,连作杂草多,施氮量高,感病品种田,在分蘖末期病株率达5%,用药防治。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唑、己唑醇、三唑酮+磷酸二氢钾+有机硅喷淋防治,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对于楼主的问题,首先要分清小麦根腐病和茎基病的共同点和不同处!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种子可带菌传病,发芽后,病菌由芽鞘侵入,危害根颈及地下部分,返青后根系及茎基部变褐腐烂,抽穗后病害加重,次生根及主根变褐坏死,导致整株枯死,形成白穗!茎基病,先侵染小麦茎杆基部,出现褐色病班,渐扩大整个节间,导致营养不能输送,引起叶黄,折倒,枯死,半白穗!近几年由于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造成了,小麦根腐病逐年加重的现象,必须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防治方法!一,要综合防治,防大于治,以防为主的思想!二,清除田间秸秆及杂草,通过充分腐熟沤制后,再还田!三,轮作换茬,改种,大蒜,园葱,棉花等,可杀死消灭大部分病菌!四,选择抗病的小麦品种,如济麦22,鲁原502,山农28,良星99,等!五,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用多菌灵加苯醚甲环唑一比一,一比三百,或多菌灵加嘧菌酯一比一,一比三百拌种!六,药剂处理土壤,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高锰酸钾等水溶液拌沙子随耕地施底肥撒入土壤中!七,防治地下害虫,如金针生,地老虎等!八,培育壮苗为中心,增加抗病能力,增施磷,钾,微肥用量!适时,浇水和排涝!九,反青起身喷药控制,用甲霜恶霉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兑水顺龚喷雾或根注!十,及时清理病,死,株等!总之要做到综合防治才能起到可防,可治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科院房产纠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科院房产纠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